目前分類:村上春樹特輯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從嘴開始
  
  這是一本不自然的小說。
  這是讀完《國境之南˙太陽之西》之後最初的印象。例如,主角阿始和算是初戀情人的小泉要進行性交涉的場面。實際上,因著一個十幾歲的女性常具有性潔癖,所以他們之間的行為還不到插入的部分。兩方對此意見相當一致。「我說無論如何都要看妳的裸體,想抱著什麼也沒穿的妳。我必須這樣做,我已經沒有辦法再忍耐了。」阿始誘惑著。什麼「我必須這麼做」、「只有這麼做才行」這般毫無責任的發言,是主角阿始對書中登場人物們常吐出的陳腔濫調。這是完全不把對方放置於思考範疇之內,只在自身之內擬出出一個假想的對像,並為了把這樣存在於體內的對像正當化所提出的發言。可是,在小說中阿始這樣的「自言自語」,對方竟然也都接受了。不過,在小泉的場合裡有著「我不想做的事情不能做喔」的前提,想要不斷返回到最幸福時間的阿始也遵守著約定。
  
不自然的地方是發生在這之後。對於性非常敏感近乎潔癖的小泉,竟然對「想進入她體內想得快發狂」的「我」進行口腔性交。「我一射精,她就到洗手間去漱口」,而且,還不只一次。並不是要說性行為一定要有什麼正確的順序,只是應該還是處女的小泉,以口腔積極進行愛撫,這說起來不是非常不自然嗎?而且,比起射精,阿始之前最關心的應該是裸體的擁抱才是。這個羅曼蒂克的發想和後來小泉現實行為,不覺得某些地方好像變質了嗎?

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02_2946.jpg 

  最近離開了待了近三年的公司,想想版權工作前前後後加起也己經做了將近五年──對很多版權來說資歷還算很淺;誠品的編輯工作也只做了兩年,但因為待過都是大公司的對外單位(雜誌編輯的工作就是不斷約稿和改稿),接觸的人和事物往往耗掉平常的工作高出幾倍的能量(基本上沒有身體上的勞累,但精神上的消耗相當可觀)。看看這結滿蜘蛛網的網站,就更加佩服可以定期更新的部落客,真是太偉大了。不得不鞭策自己,起碼放假過了幾天得更新一下。
  不論哪種工作都會漸漸偏離當初的想像和目標,往比薩斜塔的另外一端傾斜,到最後如果沒有找到適合的角度,就只能屈服於地心引力或者是頹圮傾倒。到底自己適不適合體制內的工作,也還在思索,這幾個月就暫且翻譯度日,恢復當初蓋站搭格的初心吧!
  就像是要來陪我度過這幾個月的時光,村上大叔(喔!應該說是新潮社)很應景(笑)地推出新作《1Q84》。還記得2002年出版《海邊卡夫卡》時,日方(也是同一家出版社)大張旗鼓設立網站、收讀者心得,搞得好不熱鬧。但這次出版方採納了大多不想知道內容的讀者意見,徹底杜絕任何洩漏(跟羅林大嬸一樣?),只有責任編輯和社長知道內容(當老闆真好)。
  這麼保密到家的(反)宣傳方式,果然立奏奇功,首刷四十八萬本(1、2合計),上市前已發布增刷十萬本的新聞,而到了上市當天就已增印四刷達六十八萬本。真是日本書市不況下的村上奇蹟──而且因為實施保密宣傳,根本就省了行銷宣傳等龐大費用!可惜這招只有在日本出版合用,台灣、大陸出版前大概盜譯版就已經滿天飛了吧!(不然起碼劇情也洩露了一大半)

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自由時報 2006年1月12日星期四

  打開2005年《紐約時報》「年度十大好書」榜,村上春樹去年剛在美國出版《海邊的卡夫卡》(Kafuka on the Shore)赫然雀屏中選。本書不僅出版時得到約翰.厄普戴克的盛讚,也是《紐約時報》BEST 10中唯一的亞洲作家作品。我們似乎可以說,2005年是村上春樹在美國大為風光的一年,不僅長篇小說在美國評論界獲得佳評,哈佛大學更聘請他當客座作家。去年初,村上還把曾經刊載於《紐約客》上的早期短篇小說集《T h eElephant Vanishes》(Knopf, 1993),從英文版再度譯成日文版《象的消失》(「象の消滅」 短篇選集 1980-1991,新潮社),出版後獲得各方激賞。
  村上去年度交出的創作作品不多,多集中在後半年度出版。最新的短篇小說集《東京奇譚集》9月出版時,《紐約時報》也同步刊登其中兩篇英譯本。《東京奇譚集》挾著村上春樹和書名中「東京」、「奇譚」的魅力,不僅一上市就衝上排行榜首位,《達文西》雜誌的年度讀者票選,村上依舊穩坐讀者心目中最喜愛的男作家首位。《東京奇譚集》收錄的五篇小說〈偶然的旅人〉、〈哈那雷灣〉、〈不管在哪裡,只要能找到的地方〉、〈日日移動的腎形石〉、〈品川猿〉,敘述方式與過去村上的小說相當不同,都是以「聆聽者」的角度敘述故事發展,例如首篇〈偶然的旅人〉即以村上為第一人稱敘述者,描述他聆聽而來、鋼琴調音師所經歷的不可思議故事,簡潔的用句以及故事的鋪陳安排,頗有雷蒙.卡佛之風。
  除了小說,去年十一月文藝春秋亦出版了村上春樹號稱唯一的長篇音樂評論集《如果不是Swing,那就沒意思了》(意味がなければスイングはない)。該書緣起於某回村上跟《Stereo Sound》季刊的主編小野寺閒聊,突然談到自己想寫五、六十張稿紙的長篇系列樂評,但是找不到適當的媒體刊登,小野寺當下爽快地就跟他邀了稿子在自家的雜誌上刊載。果然村上不負眾望,從爵士到古典,細數作曲家到演奏者的種種樂事、趣聞,以及其聞名之緣由,正如書名取自艾靈頓公爵的名曲〈It Don't Mean a Thing, If ItAin't Got That Swing〉,村上認為可以把Swing代換成任何音樂形態,他所想表達以及書寫的,就是這音樂背後的「something else」,喜歡古典、爵士的村上樂迷,從這本書中可以完整感受村上的音樂鑑賞和評論的一流功力。

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遠方的歌聲──試解村上春樹的流行神話

  小時後家裡有一台古老的唱盤,我很喜歡看著唱片緩緩地旋轉出樂音,循著淺淺的溝槽往中心滑去,一直到唱片播完之後,唱針會一直在中心打著轉,除非有人起身換張片或是移開針頭,不然唱針會宿命性地一直一直在最後一圈打轉兒。如果我們從遠端觀看村上春樹這二十年漫長的寫作生涯,不也就像是聆聽一張古老的LP黑膠唱片,隨著唱針緩緩地向中心滑去,然後,無盡地旋轉……

村上如何創造了神話?

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