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誠品好讀 【特別企劃】2004.06月號

  從《第一次親密接觸》賺人熱淚的狂熱轉寄和熱賣現象,到《寂寞殺死一隻恐龍》介於嚴肅和爆笑文學間的網路小說出現,蔡智恆、藤井樹、敷米漿、霜子、微酸美人、王蘭芬……這些網路小說作者,不僅進攻讀者的螢光幕更佔據讀者的書架一角,並且獲得許多書迷的熱烈支持,簽書會宛如偶像簽名會的盛況。同時間,純文學小說似乎走到了某種難以為繼困境當中,到底小說閱讀在這個消費時代,有了怎樣的改變?網路的興起,造成閱讀版塊何種變化和震動?
  
  當文學獎不再成為「作家」的光環,「暢銷作品」的誕生是人心善變的結果還是網路行銷手法造就出來的?是環境的改變,還是人心的改變?抑或是作者本身的改變?為何仍有讀者高喊「沒有好看的小說」,也有作者獨自嘆息「讀者在何處?」這兩者間難道沒有可以溝通的橋樑和管道嗎? 本文為讀者、作者和出版社,解讀「小說」暢銷的歷史以及「大眾」與「純文學」小說間微妙關係。

神秘的熱賣現象
  今年三月,由誠品書店和《聯合報》副刊共同舉辦的「最愛小說一百票選」最後決選一百本小說名單中;五月公佈最新的票選結果,「網路小說」入圍八本,《檞寄生》、《第一次親密接觸》、《風動鳴》、《我們不結婚,好嗎》四本更選入「最愛二十」與張愛玲、金庸等人的小說並列。網路小說儼然成為當代閱讀的流行風潮,痞子蔡、藤井樹、敷米漿的網路小說,一本接一本熱賣,痞子蔡一九九八年出版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在台灣和中國的銷量總加起來已超過百萬本;反觀近年本土純文學創作不僅在這次票選上表現未有特殊表現,市場上似乎也不再受到讀者的青睞和注意。
  在電子媒體和網路尚未興起的年代,文學作品成為暢銷書,時有所聞,書籍本身不需要太多的包裝和宣傳就可達到不錯的銷售成績,作者靠著一本暢銷書就能擁有極佳的版稅收入,如一九八○年「聯合報長篇小說獎」得主蕭麗紅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以及曾獲得「學生文學獎」的張曼娟《海水正藍》,都有三十萬本以上的銷售量,李昂的《殺夫》、《暗夜》也是當時十分暢銷的文學作品;柏陽的《異域》長銷近百萬冊,王文興的《家變》、白先勇的《台北人》,都有再版二十刷以上的佳績。
  今昔相較之下,到底純文學市場的萎縮有多嚴重?出版多位文學新銳作家作品的寶瓶文化主編朱亞君指出:「以寶瓶文化新書印量來說,平均是四千本,最少時為兩千, 不過我曾聽說某些出版社印量會壓低到兩千本以下。純文學市場的不景氣,是不爭的事實。」對於這樣的現象,有人提出電視、電玩和多元休閒文化瓜分了消費者的說法,但「網路小說」的暢銷卻是閱讀人口依舊存在的證明之一;似乎不能以「讀者不看書」這麼粗糙的答案來解釋文學市場的萎縮。因此,「如何找到讀者」,成為各出版社與寫作者共同關心的課題。
  參與「最愛小說一百票選」活動講座的小說家盧郁佳表示,目前文學界幾乎一面倒地認可了網路小說在銷售上的成績,並以「凡存在皆合理倒果為因地去解釋」其熱銷原因。對於網路小說何以暢銷的神秘法則,她提出一個值得探索的問題:「是否真有什麼『遺珠』被我們錯過了?這些新起的暢銷作家、作品以及銷售的生態網絡,又是怎麼產生的?」

新媒介,舊類型
  一九九八年,以痞子蔡為首的第一波網路小說出版熱潮的成功,使得「網路」一躍成為重要的書寫與傳播新媒介。二○○○年《明日報》創立後,其「個人新聞台」機制,也成為許多出版社開發作者、找尋讀者的園地;水瓶鯨魚所主持的「失戀雜誌」網站,則是今日許多文字與圖像創作者崛起之處。在網路小說出版上,紅色文化的和商周出版社是目前最穩定出版網路小說的兩家出版社,〈FICTION〉系列以及〈網路小說〉書系均出版累積超過五十本以上的小說,據出版社表示,新書最低印量為五千本,而銷售量平均都有一萬本以上。網路文學的平面出版品誕生至今不到十年,但其席捲各書店排行榜的熱賣現象,已讓許多出版社躍躍欲試,急欲進入這一塊出版的處女地。
  「網路是一塊尚待開發的處女地,但『網路小說』這個類型卻不是最新的。」曾任副刊編輯的紅色出版社主編葉姿麟表示,「網路小說這樣的說法和分類其實充滿爭議,網路只是文章的載體,過去並沒有出現『副刊小說』、『雜誌小說』等稱呼。網路上的小說各式各樣,有愛情、也有武俠、奇幻、情色等等類型。嚴格來說,紅色文化出版的網路小說是屬於『青春小說』的類型,從過去的《未央歌》到《擊壤歌》以至今日的《第一次親密接觸》,都可以算是這個脈絡下的書寫。」
  旗下擁有藤井樹、敷米漿等多位暢銷網路小說作家的商周出版社,則是將網路書系調性鎖定為「愛情」,主編楊玉如認為:「目前在網路上發表的小說仍多以『愛情』為主,也因書寫者眾多,比較容易出現出色的作品。」
  但是,不管青春類小說或是愛情小說,長久以來均不乏出版品,為何網路小說能一枝獨秀地受到廣大讀者歡迎呢?
  
什麼書會賣一百萬本?
  葉姿麟表示,在「純文學」與「羅曼史」之間,其實還存在著一大塊灰色地帶的讀者,等待被餵養,現在所謂的「網路小說」,正好填補這一塊閱讀的空缺。她認為文學性高的小說逐漸失去市場,主要是其內容太過強調藝術性表現、展現過多的書寫技巧而過於艱澀難讀,內容背離大眾生活,使讀者不容易進入小說情境,而羅曼史小說的內容流於公式化,無法滿足讀者求新的需求。
  葉姿麟接著以《第一次親密接觸》為例,分析其暢銷的原因:「蔡智恆的文字表達能力不錯,可以流暢地寫出故事的氛圍。小說內容以校園生活為主,小說場景對目前的大學生來說,都是他們非常熟悉的事物,像是大學舞會、聯誼以及輕鬆幽默的對話方式,這正是出版社想訴求的學生族群們的日常生活。蔡智恆沒有所謂的文學傳承包袱、寫作不帶任何企圖,反而讓小說帶有某種『純真』的特質──而這正是『青春小說』中最動人的地方。這是『讀者寫給讀者看』的小說,因此很快就能抓住讀者的目光。」
  楊如玉分析網路小說的讀者群時,也指出學生族確實是目前購買網路小說最主要的客層,因此,敘述口語化、貼合學生生活現況的網路小說,因為內容觀念和接受程度高,確實很打動了學生消費族群。
  皇冠出版社的主編盧春旭也認為,「讀者的共鳴」是所有暢銷小說的必備條件之一,網路小說恰好抓住了現今最容易掏錢消費書籍的客層。剛度五十週年慶的皇冠出版社,以經營「大眾閱讀」為主線,旗下擁有許多台灣暢銷書作者,早期如瓊瑤、於梨華,中生代也有張曼娟、侯文詠等人,總編輯盧春旭以「愛情小說」為例,提出皇冠大眾小說「與時俱進」的特點:「在瓊瑤早期的小說中,女性居於較為保守被動的位置,除了是作家本身的特色之外,也是當時環境、時代的影響;到了廖輝英筆下,她寫出新時代的職業婦女獲得解放,但掙扎在愛情與事業、家庭之間的窘境,獲得無數婦女的共鳴;而今日新一代女作家深雪、張小嫻,則展現了新世代女性在愛情版圖上的自主與自由,同時也在小說中大量呈現消費文化、名牌、美食、旅行等日常情節。由此可見,大眾小說和環境是一體兩面,不僅書本影響了世界,世界運轉的方式也同樣影響了每一代的書寫者。」
  內容能否擁有與時俱進、令人感動的特質,成為現代小說暢銷的關鍵點。盧春旭也指出,除了愛情的主題常能長銷不退,侯文詠的《白色巨塔》揭露醫療體系的弊病、《危險心靈》指出教育體制的危機,都是日常生活中大眾關心的切身議題,推出後也受到廣大讀者注意。

讀者時代來臨
  網路小說利用網路的流通性,大量轉貼、預先披露、討論散布過程,改變了出版流程,讓書本在印刷前即可受到市場檢驗;須文蔚在《台灣數位文學論》中指出,「一本紙本圖書的出版,它只不過是『追認』網路作者的成就而已,把暢銷書的起點從平面出版,移向線上出版。可見線上出版與書籍暢銷市場間應當存在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出版商也可以放寬心胸,開放更多文本上網。」
  關於大眾文學透過網路的介面所能發揮的影響力,侯文詠抱持相當肯定的態度,「以教改問題為主軸的《危險心靈》,目前銷售量超過二十萬本,如果傳閱率是四到五人,每個人花費五個小時讀完這本小說,那全台灣就有一百萬人次閱讀,專注在教改議題上的時間總加超過五百萬個小時;若再加上網路上的討論,所產生的影響難以估計,這是一般傳統傳播媒體所達不到的效果。大眾小說與網路在社會議題的溝通與交流上,效果十分驚人。」他曾與蔡康永合作經營OKE網路公司,對於網路和出版的結合,他相當樂觀,「網路的穿透性和通路很類似,而通路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他認為,接下來的時代將會是個出版的「讀者時代」。

文學的檢驗
  長期與新世代作者、讀者接觸的《幼獅文藝》主編吳鈞堯,對於網路世代的書寫觀察是,「新世代的作者不再以文學為志業,他們標榜『快手』的寫作速度,書寫習慣及內容和以往的作家相較,顯現出即時快速、容易讓人感動的特色,句子輕短、口語化、生活化,但缺乏深刻省思,不容易在讀者腦中留下深刻印象。」他指出今昔作者的差異,「過去作者完成文章之後,需要隔三、四日甚至一個月再細細修整的慢功夫,今日已不多見;他們對於寫作和人生,大抵是抱持著遊戲的態度。」他認為今日的出版趨勢,是整個網路時代生活型態改變下的演化結果,對其價值與影響,無須過於悲觀或負面看待。
  朱亞君則表示,要尋找大眾讀者就得以他們看得懂的方式與他們溝通。而出版社當然可以堅持自己的理想性格,但需在商業包裝上多使力,同樣能達到市場上的成功,對作者和讀者而言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她以六年級詩人集體出版的《壹詩歌》為例,「跟過去詩集的封面設計相比,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和版型一開始對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但是我得拋開既有成見,讓這一代的年輕人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去嘗試。《壹詩歌》第一集能夠再版,算是成功的一小步。」她認為純文學也可以十分好看和暢銷:「有些人認為寶瓶文化將袁哲生的小說《羅漢池》和《猴子》搭配插圖出版,是一種向大眾靠攏的做法,但科慈雖然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屈辱》用字平易、故事性極強,給人很深刻的感動;徐四金的《夏先生的故事》不也是好讀又好看嗎?村上春樹的小說是不是某種程度上不也可以當成愛情小說來讀呢?」

小結
  誠如張愛玲曾經熱愛張恨水的民初言情小說,她本身的《傾城之戀》和《半生緣》等作,亦具有藝術的價值,也達到雅俗共賞的境界。網路小說或許只是某種時代氛圍的產品,卻也誠實反映了普遍存在的閱讀需求;在暢銷熱賣與與作品文學性的追求上,似乎不必然是絕對對立的。因此,在出版社、作者與讀者良性的互動下,未來是否能夠出現「新穎而深刻、雅俗共賞」的好小說,值得期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