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傷及其所創造
《別讓我走》(NEVER LET ME GO)
《別讓我走》
作者:石黑一雄
翻譯:張淑貞
出版: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5日


  村上春樹曾經這麼形容過石黑一雄:「他用英語寫成的作品,始終是關於日本民族的故事」。我認為這個觀察相當的敏銳而且正確,石黑嫻熟兩種語言的精隨,小說敘述精簡卻又不失溫雅,壓抑的情調與荒謬的感受,恰似兩種文化的雜交融合。雖說如此,但石黑的創作上,卻不以「移民背景」或「文化差異」為主題,而著重在更具普遍性的人性刻劃描寫。《長日將盡》當中的男管家,就宛如舊時代盲從帝國主義或是近代盲從升學主義的日本人,回首凝望自己的一生,換來幾許唏噓。
  正如同許多文學評論家所言,他和魯西迪、奈波爾並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但石黑的出身也許更具有某種宿命性的味道。他的出生地是長崎,除了是二戰當中原子彈落下的地點,更早遠以前,長崎就是日本的貿易港口,唯有在此地才能與荷蘭、葡萄牙等異國往來,日本早期的西方醫學、科技和基督教思想就是從這裡輸入,而日本的浮世繪、陶器也從此地輸入歐陸,掀起印象派的革命。所以六歲的石黑從長崎跟隨著海洋學者的父親遠渡英倫,這當中似乎有種相當象徵性的意味。
  雖然從事小說寫作二十載,石黑卻不是個多產的作家,不過品質卻相當驚人,從早期的《群山淡景》到最近的《別讓我走》,幾乎每本書都入圍英國布克獎或是獲得歐洲重要小說獎項。石黑一雄曾經這麼說過他的小說人物:「我的人物表現出一種殊死的勇氣,儘管他們看到,自己已用生命的一大部分時間來做徒勞的事,但他們仍然繼續做下去。我敬佩他們。他們可以瞭解自己。問題只是,生命消逝得太快了。」《別讓我走》幾乎就是這句話完整體現。《村聲》雜誌盛讚此書為「生物工程時代的《一九八四》」 ,相當貼切。本書也是2005年布克獎呼聲最高的作品,雖然最後敗給John Banville
的《海》(The Sea)(有趣的是十六年前John Banville是敗在石黑的手下),但在許多書評人或是讀者眼中,此書確實是2005年度最令人驚艷的小說。
  石黑在此書中一改過緩慢的敘述習慣,但仍舊保留慣用的「追憶」式寫法,敘述一位從「海爾森」寄宿學校畢業的看護人員凱西,回想她在寄宿學校的經歷,以及往後她整個「人生」的意義和追尋的終極目的。從凱西的平鋪直敘的回憶當中,我們逐漸拼湊出事件背後的恐怖真相。當她與昔日的師長、朋友相遇之後,那些她下意識不想正視的疑惑,逐漸浮現。操縱與被操縱、快樂的意義和幸福的定義,在讀者和角色之間產生了某種令人感傷的裂痕,卻又洋溢著小小的光輝。你可以當作是一段令人心碎、惴惴不安的愛情故事來閱讀,也可以在其中勾勒出一幅闡明人性的脆弱與希望、尋找鄉關何處的宿命風景,而在石黑平凡尋常文字間,卻又呈現驚人真相的懸疑推理畫面……
  無怪乎我在日本網站尋找本書書評時,也在不少推理同好的網站上看到他們推薦此書,今年四月日文版推出,十一月我到東京的書店裡,仍然可以見到此書躺在平台上,被書店店員強烈推薦。而幾天前去錄陳文芬倒數第二集的飛碟早餐時,錄音前我和她閒聊起《別讓我走》的二三事,她提起自己已買了英文原書,因為馬悅然先生相當推崇,一定要她也讀一讀,而石黑一雄也曾應瑞典學院邀請去過該地,不過這又是一段後話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