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 2004年08月27日
偵探推理小說在歐美發展已超過一百五十年,在鄰近的日本也形成龐大的閱讀市場,擁有眾多的知名作家。雖然中國過去曾有過如《包公案》等近似推理的古典小說,但承續發展的文類卻是俠義小說,因此不論是從創作還是閱讀的角度來看,偵探推理小說對華文圈的作者、讀者而言,都是一種外來的類型文學。 雖然商務印書館早在1908年就曾出版過《歇洛克奇案開場》,不過台灣直到1950年,《福爾摩斯探案全集》、《亞森羅蘋全集》才以兒童讀物的方式與讀者見面,而上世紀60年代末,出版社開始注意到成人推理小說的市場,林白出版社在1969年出版了松本清張著名的小說《零的焦點》,而后亦大量出版同時代日本推理小說,成為台灣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們共同的青春讀物回憶。
上世紀80、90年代初,各大小出版社也看中大眾閱讀市場的成長,投入推理小說市場,如志文出版社的《新潮推理》、《新潮世界推理》、皇冠出版社的《赤川次郎系列》,都是當時重要的書系。但是從出版品的選擇來看,日系推理小說占了絕大部分,形成奇特的閱讀偏食現象。這其中可能與出版社編輯的偏好等因素有關,但由于著作權法大修正(又稱六一二大限),以及歐美推理的興起,使得日系推理小說逐漸式微。
1994年麥田出版社推出《偵探推理小說系列》便將重心放在歐美推理小說上,便是企圖補足之前偏食的現象,1998年以此系列為基礎獨立出版,除了維持歐美名家的風格,更以“作家”為書系主軸,《卜洛克雅賊系列》、《范達因推理小說系列》、《康薇爾系列》、《渥特絲偵探小說系列》都頗受讀者好評。相對于作家書系的規划,1997年詹宏志在遠流出版社所推出的“謀殺專門店”,同樣是以歐美一百五十年來的推理小說歷史為主軸,以精選單書的方式出版,介紹了更多的作家和精彩作品,而今年五月推出的《克莉絲蒂推理全集》更被視為年度出版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