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青春派新銳

《東京公園》
作者:小路幸也
出版社:新潮社
出版日期:2006年10月
 

  一九六一年出生於北海道旭川,就職於札幌的廣告製作公司長達十四年,退職後開始遊戲腳本等寫作活動。二○○二年以《望著天空哼著古老的歌》獲得第二十九屆「梅菲斯特獎」進入文壇。擅長寫作青少年間友誼與冒險、戀愛交錯的奇妙故事,充滿鄉愁與青春哀歌的人物刻畫,纖細引人。在出版專業雜誌《編輯會議》上被日本書店店員評選為二○○七年不可錯過的作家之一。目前著作有《高遠的天空歌著的歌》《Q.O.L.》《我們的聲音寄向他處》《HHEATBEAT》《家鄉》《東京公園》等書。《東京浪潮》一書更獲選為「二○○六年本之雜誌BEST4」,深獲讀者以及書店店員喜愛。新作《東京公園》中描述一位喜歡拍攝親子照片的大學生圭司,有天突然遇見一位男子並接受他的委託「尾隨著帶小女兒去公園的妻子,並拍下她們的照片」,剛開始這是一份打工但是漸漸的他卻開始發現自己愛上了鏡頭後面的女人……是一則洋溢著溫暖色澤的戀愛物語。



●《東京公園》節譯:

  母親的姿態。
  在我還小的時候就過世的母親,這世界上一定有很多人還記得她那個樣子吧!殘留著的回憶不管是溫暖也好是悲傷也罷,常在不經意間就浮現出母親的笑容、姿態還有氛圍。
就像是這種東西。
  對我來說,那是操作著單眼相機的姿態。
以青空為背景,牛仔褲加上POLO衫這樣隨便的穿著,操作著似乎沉甸甸的黑色單眼相機,拍著我的母親姿態。因為背對著太陽,而覆上了陰影的姿態。
  年紀還很小的我,以抬著頭的角度記憶著母親。
  因為操作著相機的而藏住了半邊臉,不過她面帶笑容地對著我說話。
  按了好幾回的按鍵聲。
  在這按鍵聲音之後,把臉露出相機外,呼喚我名字的母親笑容。
  這是我再想起母親時,最初浮現於腦中的光景。
  我們家裡有很多相本。不是那種又大又笨重的相本,而是薄薄的檔案簿,整齊排列在架上。當中有一般沖洗大小的照片,也有行家所謂的全版大照片,而且以黑白相片居多。
  上面大部分都是我和爸爸兩人,很少有母親一起入鏡的照片。如果把少數幾張媽媽和我的照片,以及我和爸爸一起入鏡的照片並列在一起看,就算是年幼的我也看得出來兩者之間大不相同。也就是說,媽媽拍的照片和爸爸拍的照片,完成度上有差距。
  所以,某種程度上母親可以說是我的攝影老師。不管是構圖或是光線以及被攝體,我想這些只要看了幼時母親所拍的照片,就可以不知不覺中學到了。
  第一次拿起母親的遺物照相機開始拍照,是在我小學六年級的校外教學旅遊的時候。對小學生來說那台相機太大,所以父親建議我要不要改帶傻瓜相機或是即可拍,不過我還是想試用這台相機。
  媽媽在生我之前都是攝影師,正確來說因為是女性才會把這工作叫做攝影師,而我隱隱約約理解那是什麼工作,也是在那個時候。
  帶著這台對小學生來說完全不合適,又大又重的Nikon F3單眼相機,我就這麼出發去旅行了。幾乎所有的同年級生都帶著傻瓜相機,拍擦拍擦地拍著照片。雖然我也會應他們的要求「來用很厲害的相機照張相吧?」,拍下幾個人聚在一起擺出搞笑的姿勢,但我一直想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人魚 的頭像
    人魚

    租書店老少女

    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