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探索生與死的小說家

以小說《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在二○○三~○四年間掀起「純愛」風潮的片山恭一,雖被媒體各界定義為大眾小說家,但是他的創作本質卻是「硬底子」純文學與哲學,藉由通俗小說的外形,他試圖探索的是人生最為重要的「愛」與「死」的哲學。生命的意義與愛的本質,確實是人類亙古不變的關心,或許是因為他這份執著,在廣大讀者的心中引起了共鳴,才創造出如此驚人的成績。回顧片山的創作,他是怎麼開始碰觸這個問題呢?


理科的文學家

一九八六年片山恭一以〈跡象〉獲得《文學界》新人獎,當時他年僅二十七歲,正在攻讀農業經濟學的博士學位。更難想像的是,這位超級暢銷書的作者,在大學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文學。片山恭一在接受《書的雜誌》訪談時表示:「在讀大學之前,我很少接觸文學書籍。大學唸的是農學系,通識課程有國文學(日本文學)一項,為了寫報告,我幾乎讀遍夏目漱石的小說,這就是我開始接觸文學的起點。當時鄉下老家裡住著一位在高中教世界史的老師,夏天回家時,他便推薦我讀野間宏、堀田善衛、埴谷雄高等戰後派作家。」在接近成年才開始接觸文學作品,對片山恭一來說,像是歷經一場「文化衝擊」,他深深著迷於文學帶給他的震撼,之後他以日本文學史為基準,把明治時代以後的文學作品能找到的通通找來讀了。他充分發揮理科生的有條不紊精神,有系統地破讀文學、哲學上的重要作品,除了詳細搜尋相關作家、書評資料,並加註筆記心得。
  遍讀群書的片山恭一,最熱愛的文學家是大江健三郎、日野啟三以及海明威。對於大江的作品片山除了帶有一份同鄉(四國)出身的親切感,也感服於其小說中所展現的文學深度。在書寫主題上,他則是深受小說家日野啟三的文學主題「人是從哪裡來,又要往哪裡去」所影響。而海明威的簡潔文體,讓他傾心不已,最初開始寫作時受到不小的啟發。
  激勵片山進入創作領域的作品是大江的短篇小說〈奇妙的工作〉。片山認為:「不管是野間宏或是大岡昇平,他們小說中的戰爭體驗如此巨大,讓人感覺要是沒有這麼特別的經驗就寫不出小說。但是大江以大學生打工的日常生活為題材,卻也寫出相當出色的小說,感覺上好像自己也能寫吧……但事實上卻不是這麼簡單的事(笑)。」 

思索死亡的邊境
  剛進入大學時,片山本想攻讀植物學或是生物學,但是隨著大量閱讀文學作品,他的興趣也逐漸轉移,在閱讀農業經濟學著作之後,他修正了論文的書寫方向,大學畢業論文研究馬克思,而碩士班論文主題則是恩格斯。
  不只是通讀日本近代文學,片山恭一亦自修歐洲近代哲學,從笛卡兒以降到結構主義都有涉略。在這其中,他獨鍾德悉達(Jacques Derrida)、布朗修(Maurice Blanchot)、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等法國哲學家、作家,對於他們思想的中心裡關於「死亡」的概念,特別感興趣。
  他驚懾於德悉達對於死亡的解釋:死亡是所有差異的根源、差異的自體,將你、我、第一人稱、第二人稱構造化的就是死亡本身;德悉達所謂的死亡是一種動態,不斷推動世界,分泌著差異,這樣的思想深深震撼片山。書寫博士論文時,他心中充滿了不安全感,於是開始以創作解決自身對於世界的思索與焦慮,一九八六年以〈跡象〉獲得《文學界》新人獎,該部作品的構造與《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相同,都是描述一對男女之間的親密感受,當這份親密感逐漸白熱化升高之時,死亡便出現在兩者之間形成難以超越差異性存在。所以《在世界的中心呼喊愛情》當中,祖父才會說:「不管是悲傷或是痛苦也好,不都是『喜歡』這個龐大感情的一部份嗎?」片山希望創造一部在摯愛的死亡中仍能肯定生之意義的故事,而其結果就是這部暢銷超過三百萬本的感人小說。


從死亡裡誕生
  《雨天的海豚》以「九一一後的世界」為,片山企圖以四篇短篇作品展現出恐怖主義行動後人們對「生」的內省和思索。第一篇作品〈奉告祈禱的岸邊〉首先點出現實世界中的異樣感受,進而對恐怖行動所產生的微妙親和感,接下來的〈雨天的海豚們〉以及〈他們活著,而我們已逝〉兩篇當中主角意識到這種「異常性」,最後的〈更勝千言萬語〉則圍繞著生與死、自我與他者的差異,企圖顯現新的寫實手法。
  片山認為現代社會中充滿了種種「否定」的行為,不只是恐怖行動或戰爭,消費性社會中的消費行為對於人格的否定更為嚴重,片山恭一期待自己在這一片充滿的否定的社會裡,能寫出些微「肯定」人性的小說。
  新作《開到最後的花》描述一名年近四十在投資信託公司基金經理永江,遇見了好多年不見的大學同學有希,沒想到有希卻是要他協助自殺。這部小說的主角設定超越了過去小說主角年齡的限制,誠如片山所言自己將一步步拓展小說世界的年齡層,不過貫穿全書的主題,仍是愛與死以及關於生命的思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人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